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考古學史
History of Archaeology 
開課學期
109-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陳瑪玲 
課號
Anth3008 
課程識別碼
105 220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水源人1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44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2Anth3008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著重於講解考古學的發展歷史,包含理論的內涵、研究的性質與目的、獲取資料的技術和分析方法等的發展過程。 

課程目標
旨在培養學生能理解什麼是考古學、考古學在研究什麼、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的發展過程及其是如何在進行研究與知識是如何產出的。 
課程要求
課堂報告&參與(20%)、課堂作業(10%)、期中考(40%)、期末報告(3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Sharer, Robert J. and Wendy Ashmore ed. 3rd
2003 Archaeology: Discovering Our Past. Mc Graw Hill
 
參考書目
Johnson, M. 2010 Archaeolog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Trigger, B. 2006 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課程介紹(目標、內容、要求、上課方式) 
第2週
3/02  考古學的本質和目的、理論與方法論概念 
第3週
3/09  啟蒙時期--古典與古器物學時期/科學技術發展/演化論時期 
第4週
3/16  文化--歷史取向/傳播論時期 (Cultural-Historical Approach) 
第5週
3/23  Alfred V. Kidder, Gordon Childe, A. L. Kroeber, Oscar Montelius(Team 1、2、3、4) 
第6週
3/30  功能研究取向時期I(Functionalism Approach) 
第7週
4/06  春假 
第8週
4/13  Grahame Clark, Walter Taylor, G.R. Willey, Julia Steward (Team 5、6、7、8) 
第9週
4/20  期中考
第一份作業週 
第10週
4/27  過程學派 (Processual Archaeology) 
第11週
5/04  Charles Redman, James Hill, William A. Longacre, K. V. Flannery, Michael Schiffer, James Deetz, S. Plog(Team 9、10、11、12

第12週
5/11  後過程學派(Post-Processual Archaeology & Post PP Archaeology ) 
第13週
5/18  Ian Hodder, Elizabeth Brumfiel, Bruce G. Trigger, C. Tilley, Janet Spector, Conkey, Shanks(Team 13、14、15、16) 
第14週
5/25  翻轉教室
第二份作業週 
第15週
6/01  當代考古學與研究議題的討論:
文化資產與公眾考古學、原住民考古學(Team 17、18) 
第16週
6/08  當代考古學與研究議題的討論II:
性別考古學(史前中的兒童)、認知考古學(Team 19、20) 
第17週
6/15  當代考古學與研究議題的討論III:
地景考古學、聚落考古學(Team 21、22) 
第18週
6/22  期末報告